会员书架
首页 > 我不想和你一起重生 > 第20节

第20节(第2/3页)

目录 加书签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然地望着电视:“那就去做呗。我弟弟终究是长大了,有自己的事业了,和姐姐我没关系。”陆离哭笑不得地揽住她:“什么事业啊?一份差事罢了。姐,你还没跟我说说六省联赛的事呢?你脚到底是怎么伤的?”



    “跟何萍打得太拼了,没撑过决赛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,虽然你姐姐我是亚军,可我的待遇比冠军还好呢。”



    “哦?”



    “冠军只拿到了省队的邀请函,你姐姐我打完决赛的当晚就收到了国家队的邀请函哦。”



    邹雅梦得意地将手机邮箱打开,一封来自神州女子乒乓球国家队的邀请函呈现在陆离面前。对方是以官方的身份发函,先是夸赞了邹雅梦在六省联赛上的精彩表现,然后又邀请她在年后前往首都加入二队,还特意嘱咐她好好休养。



    “怎么才二队啊?”陆离故意歪着个嘴。



    邹雅梦瞅见他搞怪的模样,笑得合不拢嘴:“傻瓜,我只是个新人,能越过青训营直接进二队已经很了不起了。这还得多亏丹教练的关系,虽然她没说过,可我晚上听到教练在给以前的老队友打电话,请求尽量把我安排进二队……”



    “咱什么时候去登门拜谢一下吧。”丹教练一直对姐姐格外照顾,姐姐能在乒乓球这条路上走这么远,丹教练功不可没。



    “嗯。听你的~”她像只猫儿似的蹭了蹭。



    陆离不禁闭目,感叹一切终于踏上了正轨,姐姐早早地拿到世界赛的门票,他也没有和安百璃再续前缘,游戏的制作也初见眉目。如果人生能永远这么顺利就好了。



    *



    十月四日。早。



    早晨的雾气还未散去,空气带着些许潮湿,远方的高楼大厦在晨雾中迷蒙得好似水中倒影。与空旷清闲的城区相比,廉租区明显忙碌许多,人们带着不体面的、起了球的针帽,麻木地往城市走去。这是2017年10月4日,酒馆还未上限酒令,那架飞往三亚的飞机还未落入太平洋,婚姻法案的修改议案还摆在国会里,一切都尚未发生,一切都还留有余地。



    他很清楚自己所做的一切,将会深远地影响这片廉租区的所有人。包括自己。



    廉租区深处是川海的“城中村”,建筑拥挤、道路污秽,卖肠粉的小推车边,便是没了井盖的下水道口,肠粉的香味和下水道的臭味混在一起,滋味难言。陆离到小推车边,看着摊主稚嫩的面庞:“来份肠粉,打两个蛋。”



    “好嘞。”摊主抬起头,眼神闪现一丝惊喜,“陆哥,你咋来了?”



    这句“你咋来了”让陆离心中莫名一揪,自从他升入川海一中以来,便甚少在廉租区活动,往日的伙伴竟然有了几分生疏。人们总是鼓励激流勇进、逆流而上,却总是忽略被时代远远抛下的普通人们。树明是他的朋友,至少曾经是。



    “明子,多少钱?”



    树明忙摆手:“哥你还哪需要给我钱?算我请你的!坐,坐。”



    所谓的座位不过是一方小圆桌和乌漆嘛黑的红色塑料小板凳。陆离坐下后,也并未再说付钱的事,只是静静地看着树明忙里忙外,这个小摊生意还算火热。树明似乎完美融入了摊主的身份,点头哈腰、鞠躬道谢,全然没了年少时那份灵气。其实树明和他同岁,但与陆离站在一块,却是树明显得老成许多。



    肠粉味道很好,但在下水道口边吃东西总是别扭。陆离起身候在一旁,前来收拾餐具的树明先是愣了愣,旋即有些忐忑:“哥,是不合胃口?”



    “味道很好。是我找你有点事。等你收摊再说。”树明毕恭毕敬的态度让陆离有些不适,他还记得小学时和树明一起去掏鸟窝,树明害怕被公园管理人抓住,便一个人先跑了,害的陆离在树上下不来。事后树明整整一个月不敢抬头见人,说自己是个叛徒,放三十年前是要游街的。



    “陆哥,那你坐着吧,站着累。”



    树明向来是个胆小且怯懦的,和陌生人说话都要打哆嗦的那种。陆离第一次见他时,树明就被小学同学欺负。和现在截然不同。时间的魔法真是玄奥莫测。



    陆离站在一旁不说话,树明很快就投入到工作中,秋高气爽的天气居然忙得满头大汗。等到两个小时后,吃早餐的最后一批人散去,树明才开始收拾小摊,忽然想到什么,连忙一拍脑袋看向陆离:“哥,对不起对不起!我一忙起来就给忘了!对不起对不起!”



    喜欢说对不起不是一个好习惯,因为这会给人一种你很好欺负的感觉。



    “没事,没事,我这也有事,不打紧。”陆离上前帮树明把那些小桌子小椅子装进推车,树明受宠若惊般拦住他。



    “哥,您别这样,让我自己来。”从“你”变成了“您”,看似是更尊重了,其实是更疏远了。



    这让陆离想起两只海鸥的对话,就像在问人活着的终极目标一样。这个问题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虚无,恰如它的回答一样,人生的最终目标或许只是“去码头整点薯片”。有的
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目录 加书签
返回顶部